0
首页 期刊 手外科杂志 杂志问答

《手外科》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来源:学术之家整理 2024-11-15 05:23:55

《手外科》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72,其影响因子反映了该杂志在在医学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引用频次。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响因子分为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两者都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方法相同。

被引次数:指某篇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这是衡量该篇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明确的是,被引次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论文的质量或价值。高被引论文虽然通常代表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也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在因素,以及论文的可获得性、期刊的声誉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

《手外科杂志》现已更名为《中华手外科杂志》。

《中华手外科杂志》(CN:31-165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办刊宗旨是在全国推广手外科专业知识及提高手外科专业队伍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水平。

《中华手外科杂志》为手外科专业的高级学术期刊。办刊伊始时为内部刊物,由著名手外科、骨科专家王澍寰院士任总编,陶锦淳、顾玉东院士任副总编,顾玉东教授兼编辑部主任,并聘请全国各地著名手外科、显微外科、整形外科等37位专家、教授组成杂志编辑委员会。杂志编辑部设在上海医科大学华山医院手外科。 1993年3月2日由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学期刊,并更名为《中华手外科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

办刊的理念是公正、公平、公开。 本刊特色:重点报道手外科专业在国际上领先课题的新进展,如臂丛神经损伤、断指再植等;优先介绍全国所有手外科同道们的创新及发明,包括技术改进及点滴经验;不断介绍国内外的新学说、新技术、新方法,系统性归纳、探讨及引导学术新动向,阶段性总结在手外科各个领域中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继续发扬手外科前辈们虚心好学、钻研业务、为民服务的好作风,杜绝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的文章,以及手外科和相关学科范围内的一切文章。包括皮肤、肌腱、骨关节、周围神经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以及再植和功能重建等。本刊曾举办“皮瓣”“神经、肌腱”“臂丛神经损伤”“断指再植”等专题研讨会,既提高了专业水平,又能获得第一手的资料。

该杂志创刊于1985年,出版周期为双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31-1653/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005-054X。从发文量来看,《手外科》的发文量约为2281篇。是一本在医学领域的学术期刊。

《手外科》杂志影响力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荣誉情况: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该杂志一直是全国医学学术理论界较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主要栏目有骨折、论著、病例报告、临床论著、基础研究、综述等。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反映了期刊文章的被引用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因子也有其局限性,如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某些领域的引用规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客观反映期刊的真实影响力。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

在选择期刊的时候,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应该更加注重论文的学术质量、适合性、研究方向匹配等因素,并避免过分追求高影响因子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针对《手外科》杂志有任何疑问建议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互联网公开知识整合。如有错漏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