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页 期刊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 杂志问答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影响因子多少?

来源:学术之家整理 2024-11-15 05:14:02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的影响因子为1.18,其影响因子反映了该杂志在在医学学术领域的影响力和引用频次。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影响因子分为复合影响因子与综合影响因子,两者都和SCI期刊的影响因子统计方法相同。

被引次数:指某篇论文在其他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这是衡量该篇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需要明确的是,被引次数并不完全等同于论文的质量或价值。高被引论文虽然通常代表着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但也与研究主题的重要性、论文的创新性、论文的研究方法等内在因素,以及论文的可获得性、期刊的声誉等多种外在因素有关。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现已更名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CN:11-5457/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华预防医学会、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性期刊,80页,国内统一刊号:CN11-5457/R,国际连续出版物号:ISSN 1673-5234,全年定价:120元,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24-81。

在原基础上,于2006年1月更名为《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现任主编庄辉教授(院士),编辑部主任黄勇研究员。创刊20多年来,杂志始终坚持办刊宗旨,向国内外报道了确有实际应用价值,便于推广和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经验,反映了我国疾病的防治与科研水平,促进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我国疾病防治事业的发展。

创刊以来,杂志的质量逐年提高,相继被确定为“中国基础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其所载文献被国内外多家检索性期刊收录。国外有CABI、TDB、《卫生学与传染病文摘》、《蠕虫学文摘A》、《医学和兽医昆虫学综评》、美国的IBIDS数据库和Global Health Database;国内有《中国科技期刊网》、《中国科技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英文版)、《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中国医学文摘(儿科学)》、CBM检索系统等。

该杂志创刊于1988年,出版周期为月刊,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5457/R,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3-5234。从发文量来看,《中国寄生虫病防治》的发文量约为3877篇。是一本在医学领域的学术期刊。

《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影响力

收录情况: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优秀期刊)、知网收录(中)、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国家图书馆馆藏、上海图书馆馆藏。

荣誉情况:Caj-cd规范获奖期刊、中国优秀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RCCSE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期刊优秀期刊、北大图书馆收录期刊。

该杂志一直是全国医学学术理论界较有影响的杂志之一 ,主要栏目有论著、临床研究、“一带一路”专题研究、综述、教学与探讨等。

期刊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简称IF)反映了期刊文章的被引用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指标,需要注意的是,影响因子也有其局限性,如可能无法完全反映某些领域的引用规律,以及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无法客观反映期刊的真实影响力。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学术质量的优劣,但影响因子与学术质量间并非呈线性正比关系。

在选择期刊的时候,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应该更加注重论文的学术质量、适合性、研究方向匹配等因素,并避免过分追求高影响因子所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

针对《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有任何疑问建议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互联网公开知识整合。如有错漏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