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学术之家整理 2024-11-13 20:49:1248人看过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是否接受一稿多投取决于具体的期刊和出版社政策。大多数期刊和出版社不接受一稿多投,因为这种行为违反了学术诚信原则,可能导致论文被拒、学术声誉受损的后果,详情请联系杂志社或咨询在线客服。
从相关期刊的投稿规则和学术界的普遍做法来看,可以推测以下几点:
一、 传统期刊对“一稿多投”的态度
1.大多数传统期刊,包括新闻类期刊,通常禁止“一稿多投”。
2.如果作者同时向多个期刊投稿,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影响未来的投稿机会。
二、《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的政策
建议直接查阅《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官网或投稿系统中的《作者须知》。若未明确说明,可默认遵循行业惯例。
三、投稿《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建议
1.优先单投:遵循“一稿一投”原则,耐心等待审稿结果。
2.主动沟通:《中国新闻周刊》杂志审稿周期:预计1个月内。若审稿周期过长(如超3个月未反馈),可礼貌询问杂志社,或申请撤稿后改投他处。
3.规避风险:避免同时投递至同领域期刊,尤其是存在竞争关系的期刊。
在未明确获得《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书面许可的情况下,不建议一稿多投。
《中国新闻周刊》(周刊)创刊于2000年,由中国新闻社主办,CN刊号为:11-5313/G2,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新闻周刊》办刊宗旨以为广大读者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内容涉及广泛且富有深度,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力争做到比报纸报道有深度、有质量、有系统;比月刊报道有时效,有权威,有观念。
该杂志于2000年创办, 全刊信息多却有条有理,坚持打造交流思想和经验共享的主流平台,国内刊号为:11-5313/G2,国际刊号:1673-1735,出版周期:周刊,发行范围:北京公开发行,创刊多年来受到许多读者的支持和喜爱。
《中国新闻周刊》主要栏目有必读要闻、富于洞见的深度报道、新锐犀利的评论等,涵盖了广泛的新闻研究主题和实践探索。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须知
Ⅰ、来稿内容应依次包括:文章名、姓名、单位、邮编、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作者简介。
Ⅱ、作者:题目下面均应注明作者姓名。
Ⅲ、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一般应多于10篇,按在文中引用的先后顺序标注(加方括号),并在文末按顺序列出。作者、译者、编者不超过3人时全部写出,超过3人时只写前3人,后加“等”。
Ⅳ、借喻词一般需用“”号;课题名用“”号,不用“《》”。
Ⅴ、标题序号:可按四级小标题的格式写:一、(一)、1、(1);一级、二级标题另起段,正文另起段;三级、四级小标题另起段,但正文接排;正文内序号用①……②……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互联网公开知识整合。如有错漏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
特别声明:本站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特此申明。
工信部备案:蜀ICP备09010985号-13 川公网安备:51092202000203 统一信用码:91510922MACX24HU41
© 版权所有:四川博文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太和分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射行审新出发2023字第016号 股权代码:102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