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期刊知识 科技期刊不端行为防范措施

科技期刊不端行为防范措施

发布时间:2022-04-24 04:44:04

1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和表现形式

很多文献都对学术不端行为进行了界定,文献[8]界定为:研究和学术领域内的各种编造、作假、剽窃和其他违背科学共同体公认道德的行为;滥用和骗取科研资源等科研活动过程中违背社会道德的行为。由此可见学术不端行为可以出现在科研活动的任何阶段,譬如基金项目申报、评审等过程,并且很多不端行为具有很大的隐蔽性,而涉及科技期刊出版(即学术成果发表过程)的不端行为在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定共识。不端行为主体涉及到作者(主要责任主体)、审稿专家和编辑三方,可以产生在科技期刊生产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在最终产品中表现出来。不少学者探讨分析了国内科技期刊出版不端行为的成因,可以归纳为几点:学术道德伦理的缺失、学术利益的驱动、学术评价机制不合理、犯规成本低、缺乏有力的惩处措施、缺乏超越集团利益之上的行业权威和舆论力量等等。

2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办法

学术不端行为的成因非常复杂,防止学术不端行为需要国家多部委共同参与:教育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研究生教育及导师的管理;科研经费审批部门应该建立更科学、更严格的经费申请和项目验收流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该改革职称评审制度,可以考虑建立职称评审专利化,聘用市场化制度;而相关法律部门应该严格执行现有的相关法律条文,并及时修订涉及学术不端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大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制裁力度。各部委协同作战,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增加学术不端者的违规成本。只有违规成本高了,违规行为才可能减少。从科技期刊出版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学术规范,从微观层面上预防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

2.1加强出版道德规范建设

学术不端行为的主体之所以会涉足学术不端行为,主要可归因于学术道德的缺失和学术利益的驱动。当学者把个人利益或其他非学术利益置于职业规范或学术道德之上时,就会影响其判断、影响学术研究的公正、客观和准确性,甚至出现捏造修改数据、歪曲事实等有害结果。但是,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国家层面来说,应该颁布详细周密的学术规范,并贯彻于大学教育中,厉行惩戒制度,对犯规者严惩不贷。从科技期刊出版层面来说,我们应该向国外同行认真学习,加强出版道德规范的研究和实践,认识到自身在科技出版过程中承担的责任。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作者指南、审稿指南等向作者、审者及编辑宣传出版道德规范、科学标准以及科研诚信等:①编辑应对所有投稿做出无偏见的判断,评价的依据是论文的价值而不是作者的资历和单位,同时尊重作者的学术独立性,客观、公正、及时处理所有投稿,并鼓励学术争论;对于编辑本人提交的论文应坚持回避原则。②作者投稿前应认真阅读作者指南,确保提交研究报告的准确性以及发表信息的可重复性;避免拆分研究论文、一稿多投、重复发表行为;正确标引参考文献;明确作者署名的条件和责任。③同行评议是学术的重要步骤,每一位科学家都有责任参与公正、客观、无偏见的评审。④在论文评审过程中必须做到保密,编辑和审稿专家都需要遵守相关保密政策。⑤对于涉及的各种利益冲突,应该进行详细说明。

2.2加强审稿和出版流程管理

加强审稿和出版流程管理是期刊防止学术不端的必要手段。①加强对来稿的初审。初审不仅要判断来稿是否符合期刊刊登范围、是否明显没有创新性,还应通过专业软件或数据库检测来稿是否存在剽窃、抄袭等学术不端现象。如果明确认定为抄袭、剽窃或重复发表的投稿,初审则直接退稿。②不断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同行评议是科技期刊质量的重要把关阶段,但每个审稿专家对于特定期刊的审稿政策并不一定熟悉。国外期刊非常重视审稿质量,会经常召开同行评议研讨会。国内也有一些期刊出版社十分重视对审稿专家的培训,譬如中华医学杂志社、世界胃肠病学杂志社都会定期举办审稿专家培训会。我们大多数科技期刊也应该注重向审稿专家宣传期刊的审稿政策。在实际同行评议阶段,遴选审稿专家应该坚持“双盲法”和“小同行”原则,并认真设计审稿意见单的各项条款,让专家切实把好期刊学术质量关。③在论文正式发表前,需要与作者签订相关版权转让,这样既能约束期刊社和作者之间由而产生的各种法律行为,又能成为维护期刊社和著作权人权益的一道重要关卡。版权转让协议应包括让作者承诺投稿论文不存在抄袭、剽窃、伪造等条款。④在后,论文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初审结果、审稿意见、作者亲笔署名的版权转让协议等书面材料都应该存档,并保留五年以上。对已经发表的学术不端文章还应设立相应的撤稿机制,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更正。

2.3针对各种学术不端行为的具体防范

在加强审稿和出版流程管理的同时,期刊可针对学术不端的不同表现形式,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和处理措施。(1)侵犯他人署名权论文署名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应该准确反映出完成工作的人。期刊编辑应要求所有作者声明他们均符合期刊关于作者资格的要求,且未遗漏任何符合作者资格的人;要求作者声明已经对所有对文章做出重大贡献,但不符合期刊作者资格的人进行了致谢。①如果在文章发表前出现关于作者署名纠纷,即要求增加或删除作者,编辑应向文章的通讯作者说明期刊关于作者资格的政策,确保在文章发表之前所有作者均同意对作者名单的修改。如果有作者不同意,将中止审稿或出版过程,直至所有作者(必要时经由作者单位)就作者资格达成一致后再继续。②如果文章发表后出现作者署名纠纷,如有些人与编辑联系称他们应该是某篇文章的作者,或者要求将他们的名字从作者名单中撤出,编辑应要求其阐明变更作者资格的理由,确认所有作者都同意增加或删减作者之后,考虑刊登更正。如果作者不同意,向他们解释只有经过所有作者书面同意后才能更改作者资格。对于删减作者,还需要询问作者是否怀疑论文有欺骗、不端行为。(2)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期刊一般只考虑接受其他期刊未发表过的文章,因此期刊首先应在“作者指南”中明确解释什么样的文章会或不会视作曾经发表过,并要求作者声明投稿及其关键内容从未发表过,也未被其他刊物正考虑予以发表。为了防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编辑可以在论文审稿流程的不同阶段利用检测学术不端的软件进行检测。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发了多种学术不端软件,比较有名的有清华同方知网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简称AMLC)(中文论文)和由CrossRef推出的CrossCheck(英文论文)检测系统,它们的基本原理都是将上传的文本与文献资源作对比,在线自动产生被检测文本与各匹配文本相似度的报告。通过检测的论文,才继续进行审稿或出版流程。如果在文章发表前,审稿人怀疑来稿重复发表或一稿多投,并将疑虑通知编辑。编辑在感谢审稿人的同时,需要获取充足的文件证据确定重叠/重复发表的程度。对于重度重叠/重复发表的文章,书面联系通讯作者,并附上作者签署的关于投稿从未在其他刊物上发表的声明以及重复发表的文件证据,致信作者通知退稿并说明期刊的立场。对于轻度重叠,即某些内容存在重复或符合规定的重复分析,编辑也必须联系作者,告之必须补充对原著的引用证明,并删除重复内容。而对于无明显重复发表,与审稿人讨论继续审稿。②如果在文章发表后,读者怀疑并通知编辑已是重复发表。编辑在感谢读者的同时,需要获取充足的文件证据确定重叠/重复发表的程度。对于重度重叠/重复发表的文章,书面联系通讯作者,并考虑刊登关于重复发表或撤销稿件声明,同时通知其他相关杂志编辑以及作者上级领导或研究机构管理负责人。对于轻度重叠,即某些内容存在重复或符合规定的重复分析,编辑也须告知作者补充对原著的引用证明,并刊登更正。如果编辑有理由相信作者是故意不引用过去的文章,那么应考虑通知作者上级领导或研究机构管理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