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28 04:32:46
1创新主体尚未确立,企业家精神缺失
一方面,我国科技期刊经营主体身份尚未明晰。期刊单位仍旧是主办单位的下属非法人编辑部,而不是独立的法人企业。有的期刊单位虽然完成了法律意义上的工商注册,领取了企业营业执照,但在期刊经营管理方式上没有实质性突破,经营主体身份并未确立,现代企业制度及法人治理结构并未建立。据“中国出版业转型与升级战略研究”课题组的问卷调查,转企改制后出版单位对市场依赖增强的仅占32%,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依赖并未明显减弱;企业的活力和应变能力得以提升的比例分别仅为21%和16%,企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也未明显提高。另一方面,尚未形成期刊经营者阶层,即职业办刊人。在科技期刊界,主编和编辑组成期刊的办刊队伍。主编由主办单位任命,主要负责期刊的学术质量。企业家或职业经理人缺失,行政办刊格局未能扭转。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创新是产业的变革与社会的重大改变,认为“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有目的的、有组织的系统创新,而创新就是改变资源的产出,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熊彼特也将企业家视为创新的主体,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涌现了柳传志、董明珠、马云等一批知名企业家,但科技期刊业却鲜有这样叫得响的知名出版人和企业家。企业家阶层匮乏,创新主体和企业家精神缺失,使得我国科技期刊面临创新乏人、乏力的动力机制困境。
2风险分担机制缺失,技术创新乏力
技术进步是推动科技期刊出版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当前,以互联网和数字出版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极大地改变着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和传播方式,也促使了科技期刊出版新业态的呈现。但是,技术创新是一项投资大、风险高的活动,而对创新绩效或收益实现的预期则是企业和单位实施创新活动的根本动力。从科技期刊的出版实践看,当前,无论是数字出版,还是平台建设,投入都比较大,但科技期刊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却不甚清晰,盈利能力不显著。加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尚不健全,各种盗版、“山寨”、非法中介等侵权行为难以禁止,“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时有发生;投资主体单一,经营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缺乏风险投资和风险分担机制,导致对创新风险的担忧,从而使得科技期刊技术创新乏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存在被知网、万方等外围数据库服务商挤占市场和利润的风险。罗向阳等调查了浙江省103家科技期刊新媒体运用情况(数据截止日期:2016年6月30日),发现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微信公众号的运用比例较高,分别为63.11%和52.4%,而手机APP(智能终端第三方应用程序)使用比例则较低,仅为4%。造成手机APP使用程度不高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前期开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较高,且使用效果难以预测。
3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创新文化价值缺乏
我国科技期刊业长期生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少期刊仍实行财政拨款、行政办刊的模式,事业制色彩较浓,容易形成“安于现状”“小富即安”“论资排辈”的保守意识和文化,甘冒风险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不浓;期刊出版人才流动偏好不足,缺乏创新、创业的冲动与激情。同时,期刊出版单位条块分割,自成一体,合作共赢的文化氛围不浓,导致创新力不从心,能力不足。社会层面上宽容失败的文化缺失,也加大了创新的风险。这些状况制约了科技期刊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新实践的深入开展,导致创新缺乏文化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