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2 05:08:49
(一)提升学术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
编辑是学术成果的“把关人”,编辑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学术期刊的内在质量,关系到选题策划的质量,因此,学术期刊编辑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和社会道德素质。目前状况而言,国内部分学术期刊编辑的综合素质不达标,表现为不熟练现代互联网的使用、缺乏足够的数字技术知识等。学术期刊工作者必须有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意识与觉悟,不断加强对现代数字技术的学习、注重了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趋势。期刊的选题策划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在其中应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是降低选题难度的有效方法。不少学术期刊工作者只重视加强专业领域知识的学习,不主动了解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行业,不懂得采用数字手段来宏观地分析近期专业学术研究状况,从而导致学术期刊的选题陈旧乏味,脱离时代。学术期刊工作者在致力于专业研究的同时也应当多了解新型的互联网技术,强化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在高校学报期刊选题工作中互联网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是我国学术研究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其对于我国学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高校学报期刊选题策划工作中应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有效地提升学报期刊选题策划的质量,其能够使高校学报选题策划人员具有更加广阔的视角,并及时迅速地了解各类选题在国内外的相关动态。各种互联网技术在选题策划工作中的成功应用是建立在学术期刊工作者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所以各期刊工作者必须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专业水平与互联网应用水平,在攻克专业难题的同时也不忘积极地强化自身对现代数字技术的适应性,促成计算机数字技术在学术期刊选题、编辑与出版等工作中的合理运用。
(二)保障学术期刊选题的原创性
媒体融合时代中,学术信息的获取更加的快速便捷,一方面能够提升期刊选题策划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会催生学术剽窃问题的出现。总体上看,国内仍然存在着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的现象,盗版他人学术属于剽窃智力成果行为,严重时需要负法律责任。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仍有较大的完善空间,给学术不端行为的形成提供了“温床”。媒体融合时代中,数据检索技术的应用愈来愈广泛,愈来愈多的期刊工作者借助数据检索技术来获取作品与其他期刊的重复率,这一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学术期刊的原创性,避免自己受到版权问题的困扰。学术界通常存在着一些“风云人物”,这些人一般都是所在领域的精英人物,掌握着学术研究的话语权、拥有大量的研究成果。选择学术界带头人物作为选题策划的对象可以确保学术期刊选题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如果选题或者实际内容与其他期刊的选题存在大规模的雷同,势必会打击读者对学术期刊的信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开展保障学术期刊选题原创性的工作不仅是为了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规避著作权纠纷,同时也是为了不辜负广大读者的信任。
(三)数字技术在选题策划工作中的应用
在选题策划工作中大规模应用数字技术能够有效地降低选题策划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提升选题策划工作者工作的速率。在数字技术与计算机技术未诞生或者水平较低的年代,选题策划工作者需要手工查阅与期刊选题策划工作相关的内容,由于期刊的篇幅较大,一般动则几千上万字,所以查阅与期刊选题策划工作相关的内容的做法效率极低,并且极大地影响到了期刊选题策划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在媒体融合时代中,期刊选题策划工作者可以采用高效率的数字技术来实现节约期刊选题策划时间、降低期刊选题策划工作量的目的。事实表明,手工查阅与期刊选题策划工作相关的内容的做法往往很难做到全面性,会产生较大的疏漏,采用高效率的数字技术进行期刊选题策划工作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期刊选题策划工作的全面性,进而有效地强化期刊的质量。
(四)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
期刊选题策划工作对于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而言具选题策划工作,能够有效地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选题策划工作者可以利用数字技术来取代传统的选题策划流程,从而能够成功地实现期刊的选题策划等工作。计算机系统软件不但在学术期刊选题策划工作中有着良好的应用,能够有效地优化相关领域的学术信息的整合,而且在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管理工作中也能发挥巨大的作用,能够成功地优化选题策划管理环境,提升学术信息分配、交流等流程的合理性,并进一步提升学术期刊的办刊质量。
(五)加强与读者(学者)的互动与交流
值得注意的是,应当努力加强与广大读者(学者)的互动交流。读者(学者)是学术期刊信息的最终受众,决定了学术期刊的市场,读者(学者)需求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术研究方向的转变,因此推动学术期刊工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让学术期刊工作者及时地了解到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从而为下一次的学术期刊选题规划工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期刊工作者与读者的互动交流创造了契机,不仅促进了学术期刊工作者选题、编辑、出版等工作的进步,同时对广大期刊读者也大有裨益。科学知识普及工作任重而道远,数字技术为读者与学术期刊工作者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打破了读者与学术期刊工作者之间的隔阂,使得读者能够在产生疑问后即时地向学术期刊工作者提问以解惑,由此不难发现,在媒体融合时代中学术期刊工作者与读者交流机会的增多有利于公众整体科学素养的提升。
(六)重视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
学术期刊编辑出版工作离不开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指导,学术期刊选题工作更是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帮助。为了最大限度地保障学术期刊的原创性,学术期刊工作者必须掌握旧期刊的出版信息,而这些信息除了上网查询,还可以向学术管理部门询问。有关部门在调动市场力量、争取圈内人士帮助等工作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所以在适当的时候向有关部门寻求选题策划上的帮助的做法是可行的,也是明智的。
(七)做好优秀资源的二次开发工作
学术界中存在着大量优秀的研究资源,但很多资源的二次开发力度较小,很多学术期刊工作者对一些优秀资源浅尝辄止,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的现象。学术期刊选题策划工作不一定要“次次换新招”,对于一些优秀的题材资源,学术期刊工作者应当本着“物尽其用”的理念,对资源进行二次甚至是多次开发,这样既能够缓解某些情况下学术期刊题材不足的现状,又能有效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出现。
(八)充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做好学术期刊的传播
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受众和研究人员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改变,社交网络已成为研究人员获取研究信息的重要方式,网络获取研究信息已成常态化,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也助推了移动互联网在研究行为中的应用,许多研究人员在进行科研信息获取时采用最多且最重要的工具往往首选网络搜索引擎来获取学术文献全文。因此,学术期刊在原有的办刊思路下,应加强学术期刊的网站建设,突出办刊特色,完善栏目设置,综合利用大型学术网络平台、主流门户网站、期刊集群网络平台、博客、微信公众号、微博、APP客户端、微信群和朋友圈推送等方式多渠道传播学术期刊成果和思想创新,在内容上针对不同渠道的传播特点,对纸本内容进行再加工,充分使用文、图、声、光、电等综合表现形式,对传播内容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立体式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