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5 10:11:37
1扩充并更新审稿专家库
目前,国内的大部分学术期刊均有一批期刊栏目相关专业的审稿专家,并建立其相应的审稿专家库,但是专家库的规模普遍偏小[2],而规模偏小,使可供选择的专家数量不足,导致送审困难。本刊在杂志稿约中要求每位投稿者注册并提供ORCID,并在稿件登记表里添加每篇稿件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ORCID,根据ORCID评估投稿者之前已申请的课题及发表的论文,甄别其学术真伪,寻找潜在的审稿专家,扩充审稿专家库。例如,编辑部收到一篇稿件《视频终端防护镜缓解视频终端操作者视疲劳的作用》(作者:徐海铭;单位:杭州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经过初审后,进入审稿专家外审阶段,但查遍了审稿专家库,暂无可以选用的合适审稿专家。通过查询稿件登记表,发现稿件的内容与此稿件似乎有点相关,于是查询该稿件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ORCID,发现第一作者的学科专业为眼科视光学,之前发表过多篇关于显示终端的论文,确定该名作者的研究方向为显示终端与近视,与待审稿件的研究方向很相近,可以作为该稿件的候选审稿专家,于是编辑部立即与该作者联系,说明缘由,并将审稿专家邀请函及审稿要求通则发给他,该作者听到之前发表过论文的期刊主动邀请其作为审稿专家,感到非常荣幸,欣然答应为本刊审稿。再如,编辑部近期收到多篇关于佩戴角膜塑形镜研究的稿件,而审稿专家库中可供选择的候选审稿专家手头均有稿件尚未审回,不宜再送审。编辑部在查询了多名投稿者的ORCID后,发现有位投稿者的ORCID名下罗列的已均是关于角膜塑形镜的内容,与待审稿件的研究方向非常接近,于是顺利邀请该投稿者作为本刊的审稿专家。在沟通的过程中,编辑部发现该投稿者还是本刊的老作者,曾在本刊发表过多篇论文,对本刊的相关信息如期刊层次、学术水平、栏目设置、定位等比较熟悉。结果该新增的审稿专家不仅在短期内发回评审意见,而且提出的评审意见对编辑很有启发作用。
2准确遴选审稿专家
随着科技的更新日新月异,原有学科进一步出现分化或交叉融合,于是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显然,之前依据学科专业划分建立的审稿专家库满足不了“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审稿要求,审稿专家的遴选不准确问题逐渐凸显。为保证审稿质量,尽量准确地遴选专家,编辑通过指导或帮助本刊审稿专家注册ORCID并编辑个人科研信息,管理个人名下所有的科研信息后,将审稿专家的ORCID添加至审稿专家库相应的专家名字后,并设置为超链接方式,选择审稿专家进行评审时,在原选择的学科与专业的基础上,直接点击相关备选专家的ORCID,查看其最近的科研信息,将内容与研究方向最接近的稿件送予相应的专家评审。例如,编辑部收到一篇稿件这是一篇基于Gabor识别的知觉性优势眼是否会因视物距离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实验研究。在外审阶段,经过专业与学科比对,筛选了几位候选审稿专家(审稿专家库中登记的这些专家的研究方向均为斜视或弱视),但不确定哪几位最合适,于是点击这几位专家的ORCID,查看其最近的科研信息,发现颜建华专家的研究方向与待审稿件的研究方向最接近,于是非常明确地将此稿件送予颜建华专家评审,结果该专家罗列了8条详细的评审意见(共976字),对稿件的修改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
3提高专家的审稿积极性
专家审稿是同行评审工作的主要环节,审稿积极性高低直接影响审稿质量和速度,但专家审稿积极性不高、勉强审稿已成为普遍现象。目前ORCID可用于记录已注册专家的审稿行为,并与他们发表的论文一样作为个人的学术贡献之一。为防止泄露审稿专家的个人信息,造成审稿专家人际关系的被动,在填写信息时专家可要求不公布具体评审的稿件情况,而只记录评审的具体期刊及数量,这与有些期刊刊登的“审稿专家致谢”有点相似。审稿专家为期刊审稿的能得之利包括获得学术荣誉,得到学习的机会及获得审稿酬金等。而ORCID对审稿专家审稿贡献的认可使审稿专家为期刊审稿的学术荣誉得到了某种形式的物化,对提高专家的审稿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ORCID在审稿专家管理中的具体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