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18 10:43:40
1学术素养
《现代汉语词典》对“学术”的解释是指具有系统的、较专门的学问;“素养”指平日的修养。“学术素养”多指基于一定的文化素质基础,通过后天的不断学习和长期的知识积累所形成的意识以及潜意识,是大脑信息化后的系统软件,编辑的学术素养可理解为编辑不断丰富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努力提升编辑业务能力和水平的一种涵养,其直接影响编辑的日常工作。
1.1编辑学术素养的价值
科技图书均立足于某一具体的学术领域,作为传承科学技术、传播科学知识和专业成果的重要介质,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3],编辑有着与作者共同实现和提升出版物价值的重要使命。中国铁道出版社立足于铁路专业化出版,成立了涵盖铁路运输、机车车辆、工务工程、通信信号等具有专业特色的“铁路运营出版中心”。在此前提下,主攻专业方向的学术性编辑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近年,随着出版社的大规模发展,从各相关高等院校招聘了新编辑,因招聘的编辑所学专业大多并非新闻出版类,亦非印刷与包装工程,在学校也主要学习铁路理论知识,并未过多接触现场相关实践,对铁路工程施工或养护维修的具体操作和规定一知半解。同时,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大力发展,其专业化分工原来越细,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越来越多。如果编辑不加强学术素养的建设,势必造成部分书稿的质量不能够得到保障。以笔者参与编辑的《京沪总结》一书为例,其内容涵盖了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从项目研究论证、技术准备、决策立项,到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施工,再到初期运营管理实践的整个过程,涉及铁路工程、供电、通信、运输等各专业,作为本书的编辑,必须具有广博的铁路知识,每一个专业的知识都懂一些,掌握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综合性知识。因此,加强编辑的学术素养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1.2编辑学术素养的养成
科技图书的特点是专业性强,新知识、新成果多,要保证质量出好这类图书,不仅需要具备编辑的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准,能与作者在专业知识领域进行深入具体的交流和对话。1)编辑应树立学术素养建设意识。现今,作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中国高速铁路技术迅猛发展,而铁路出版业亦日新月异,稿件数量多、内容广泛,对专业编辑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京沪总结》一书分为决策卷、建设卷、技术卷和运营卷共四卷,各卷所涉及内容遥相呼应,作为主要责任编辑,需要统筹各分卷体例结构一致、章节内容协调、专业术语用法标准等,而各加工编辑对于自己审核和加工的稿件需认真记录、详细分类,建立自身的工作知识体系;对于稿件的每一次审稿和作者反馈机会,应对稿件内容真实性、结构完整性等做出判断,并与作者保持交流,以此来培养自己学术素养意识。2)编辑应加强科技知识学习。编辑应以自身所学的专业学科为依托,同时结合工作的具体专业方向,加强理论与现场实践知识的学习。当代新科技、新理论、新知识层出不穷,如铁路行业涵盖工程、工务等大专业,工务专业又分为线路、桥隧、防洪、路基、轨道、房建等小方向,编辑工作中时常碰到各学科的问题,只懂一个小专业小方向显然已不能满足现代编辑工作的需要。因此科技图书编辑必须不断学习,更新、积累知识,扩大和延伸专业知识面和信息量,做到专业知识精深和广博的结合,才能了解和跟踪本学科的前沿、热点。编辑可根据工作中具体的方向,通过学组会议、现场观摩,以及如《铁道概论》等综合知识性图书进行针对性及全面性学习,了解行业最新的动态,以便发掘最新和最具前沿性的选题。3)编辑应夯实图书编辑工作。编辑在工作中,每一本图书的每一次编辑也是一个知识巩固的过程,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到最终掌握问题,进而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京沪总结》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经历了数十次审稿、修改工作,编辑也全程参与其中,虚心请教,既结交了该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又学习了很多工程现场实践经验。编辑虽然平常接触现场的机会比较少,但应努力创造机会了解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如参加图书的编写讨论,从作者的讨论中掌握现场工作的侧重点、疑难点,了解现场职工的关注点,以及工作的过程。编辑要使自己的知识与专业的发展保持同步。只有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不断地巩固,才能让编辑的学术素养不断提高,实现专业知识与出版工作的最佳结合。
2编辑能力
精品科技图书是先进的科学内容与完美的形式高度结合的产物,编辑能力是这些完美融合的前提之一。
2.1专业眼光
精品图书首先需要精品选题,而好选题的发掘需要专业眼光,在科技图书编辑工作中,选稿和专业眼光是第一步。优秀的科技图书编辑应该像“伯乐识得千里马”一样,能够发现每本书的价值,更能够挖掘有重大价值的稿件。《京沪总结》编辑出版既是科技成果的传承,更是响应国家发展的需要,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高速铁路“走出去”发展战略,拥有一条高速铁路示范线应运而生——京沪高速连接两个经济圈,辐射四省三市,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面对如此重要的选题和机遇,出版社同仁们集思广益、众志成城,策划了改选题并拿出了作者满意的态度和方案,为后续的顺利出版打下基础。优秀的专业眼光不是一蹴而就的,科技图书编辑接触形形色色的稿件,只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出版沉淀,方能判断稿件质量的优劣。
2.2专业态度
科技图书是技术的沉淀和传播,与其他社会性图书有着明显的独有特色,其更多的需要专业性、客观性和严谨性。专业科技图书编辑一般应熟知自己所编辑图书的专业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学术功底,只有这样才能对书稿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判断,分辨图书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铁路出版社”应以“出版”为重点,“铁路”是其特色,专业编辑应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出版素质。编辑按照要求对稿件进行检查、修改、标注工作,往往会涉及国家领导人、中国领土主权等问题,而大多数作者对其严谨性不够了解,在提供的原稿件中出现差错,编辑若仍一知半解则可能引起严重的错误。编辑加工出版的过程,亦是“给人做嫁衣”的过程,《京沪总结》一书多位编辑参与其中,每一位都逐字逐句、一帧一帧的严要求,踏踏实实的学习,尽到应尽的责任,才最终收获了“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这一出版界至高荣誉。
2.3专业能力
当今的出版业已经形成读者、作者、策划、编辑、装帧设计、按需印刷、传统发行和网络发行、物流等一系列基于现代化手段的系统工程循环。作为一个科技图书出版者,在打造精品图书的过程中要全程参与,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做好每一个环节。编辑加工阶段,应根据书稿的篇幅、专业等情况,针对编辑的特点,统筹管理,合理分工。《京沪总结》涉猎工程、通信、运输等多专业,只有专业的编辑才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稿件的准确性,在出版社生产流程框架内,有针对性地协调各专业编辑,力求把工作做到位。印务排版厂和印刷厂的选择,对于精品图书至关重要。好的排版厂能够准确地理会编辑意图,严格按照编辑的标注进行更改,保证修改后稿件正确、满足要求。现阶段印刷工艺繁杂多样,烫金、UV上光、压纹、覆膜,打样、拼版、晒版、上机印刷、印后加工,各印刷厂设备更是“连轴转”,严格和精准的工艺对于图书最后的呈现效果有着十分大的影响,取得出版社印务部门的支持很重要。现今阶段,时间控制也成为一个重要因素,合同签订时作者方往往对时间有着一定的要求,图书出版需经历多重环节严格把关,保质保量、按时完工有些时候成为一种“奢侈”。《京沪总结》虽横跨3年之久,其中绝大部分时间花在审稿阶段,真正进入出版阶段后,成立了“编辑出版小组”,全权负责其出版工作,保证了《京沪总结》的顺利出版。编辑在对出版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时间均应合理规划、利用。科技图书编辑需要具有较强的学术素养,才能为科技图书学术价值的呈现添砖加瓦。科技图书编辑更需要有良好的专业眼光、专业态度和专业能力,才能交出一份完美的作品。
3编作沟通
一本书的策划和出版阶段,编辑与作者的沟通,实际是从源头把控科技图书的质量,一方面可以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完善科技图书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可提前规划图书形式,分析市场需求,以期达到最初设定的目标。
3.1摆正专业态度
在与作者的沟通中,编辑应学会真心倾听,向作者之所想,及自己之所能及。《京沪总结》写作阶段,数易其稿,对其图书名称和卷册结构都进行过大的调整,面对这种情况,编辑均及时的对稿件进行相应的调整,重新编排后反馈给作者,直至满意为止。特别是针对京沪高速铁路运营实际,补充了《运营卷》,使其结构更加饱满。对于优秀的选题,往往作者方相对“强势”,编辑应摆正姿态,充分了解作者的意图和图书大纲结构,包括图书内容、图书类型、出版目的、出版周期等基本信息。
3.2充分理解作者
科技图书的作者大多为业内专家,铁路工程建设者更是“7+24”工作,在与科技图书作者沟通时,应考虑其工作方式,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京沪总结》编写组组长为原铁道部副部长,作为工程现场出身和运营管理的教授级专家,对其中《建设卷》的撰写注入了大量心血,同时针对铁路运营实际补充了《运营卷》,使其结构更加饱满。面对作者繁忙工作状态的实际,每一次审稿会议均与作者提前沟通,对于作者提出的各编写会议排除万难,积极参加,努力的融入稿件的编审工作中,最后达到圆满完成工作的目标。只有充分理解作者,才能赢得他们的尊重和理解,沟通才能顺畅进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认真服务图书
最好的沟通就是用自己专业的服务,为作者提供更满意的图书方案。编辑应化“倾听”为“倾诉”,根据前期对图书的了解,提出自己的专业见解,与作者一起分析图书出版中的各个关键要素,让作者“心服口服”。《京沪总结》出版阶段,由装帧设计人员根据图书的主题,设计了专门的篇插页,《决策卷》为了更形象的说明京沪高速铁路的时代意义,绘制了其线路走向示意图,让作者和读者能够更清晰地感受其铁路规划和建设的厚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会遇到重重调整,图书在出版过程中编辑亦经历多重考验,编辑与作者的共同理解和沟通,才能成就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