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期刊知识 社科期刊变革与转型

社科期刊变革与转型

发布时间:2022-01-25 04:05:19

一、社科期刊变革与转型的时代与政策背景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和科技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等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发表了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多次重要讲话、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强调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则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倡导“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教育部更先后发表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等文件,既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又推动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和体系构建。面对社会需求增加和刊号收紧,一方面,高校社科学报通过版面扩张来回应科研成果猛增的现实需求,如2000年以后全国高校社科学报虽然数量基本稳定、但个刊版面却明显扩张,即从扩大数量转向扩大个刊版面发展,出现了由季刊改双月刊、双月刊改月刊、月刊改半月刊以及提高印张数量、改小开本为大开本、出版增刊和专业性集刊的情况,各高校文科院所也创办学术专刊或以书代刊的各类学术集刊,以应对新时期我国社科研究成果突飞猛进的社会发展需要;另一方面,各管理者和期刊人又通过改革和转型来解决学报发展中存在的布局结构失衡、封闭办刊模式以及学术质量和学术声誉低下的问题,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甚至形成了以布局结构调整为主的转型发展和以“转企改制”为主的体制改革思路和政策。2001年,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调整高校学报结构的通知》,决定对高校学报进行一次集中调整,调整的原则是“减少一般院校学报数量,扶持和鼓励重点院校、重点学科创立高学术水平的品牌期刊,推进全国高校学报整体质量的提高”。2002年7月底,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三次“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作了《新世纪新阶段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的形势与任务》的主报告,会后教育部以部厅名义下发了《关于印发〈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工作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概括起来说,这新闻与传播361次会议的报告和文件主要从三个方面规划了高校社科学报的工作。首先,要求高校社科学报工作者领会关于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讲话的重要意义,担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其次,要求高校社科学报重点做好四项工作,即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弘扬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办刊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明确要求高校学报在学报定位、办刊理念、办刊方法上改革创新。在学报定位上,增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办刊指导思想,将为高等教育服务转变成为高等教育、国内外学者及一切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读者服务,将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二为”方针转变为坚持“先进文化方向”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在办刊理念上,树立质量是学报生命的精品意识,坚持特色化的办刊、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的办刊理念,以学科为主题或以问题为中心策划选题、设计栏目和组织稿件,打造学报品牌、推出精品力作,解决好数量、质量与效益的关系问题;在办刊体制和内容管理体制上改革创新,一是从长远和全局角度上提出了学报机制改革的三个层面思路,即用诸如整合之路、联合之路、专题化的内涵发展之路等办刊新机制把学报做大做强做出学术个性和文化特色,二是从学校改革角度提出加强学报办刊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校内各学术期刊、学术期刊和学校文化产业以及高校学报之间的重新规划和调整,推动从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分散经营到规模经营、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为主的转变,推行主编负责制和全员聘任制、建立健全竞争激励机制以及学者与编辑双向兼职、编辑队伍专兼结合等举措来调动学报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改革编审制度并逐步实行专家匿名审稿制度、严肃学术纪律和学术规范等来建设和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文风,强调各高校加强对学报工作的领导、加强学报编辑部建设、设立学报编辑委员会以及支持学报的改革、鼓励学报的有益探索、实行多劳多得和优劳优酬等来为办好学报提供切实保障。最后,提出了教育部近期拟采取并推动落实的四项举措,即名刊工程、学报评估监督激励机制建设、编辑业务培训、支持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的组织活动并发挥中介作用。2007年1月,根据中央文化体制改革的精神,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高校学报和学术期刊的体制类别为事业体制,并要求学校对其给予必要的扶持与补贴、规范与保障。2015年2月,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再次强调了深化高校学报体制改革、加强期刊出版管理与出版保障,提出了“推动建立期刊编辑部分散组稿审稿、出版企业统一出版发行的运营模式”(俗称“双分开”运营模式),“依托优质学术资源或优势出版平台,构建统一的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推动学术期刊数字化升级”,“鼓励高校综合性学报向专业性学术期刊转型”,“强化主编责任制、责任编辑制、栏目主持人制”,“建立名刊名栏全文数据库和高校校报期刊出版信息数据库,组织专家对出版情况进行实时评估和指导”等改革和管理思路。上述情况,构成了新世纪教育部推动高校社科学报变革与转型发展的依据与基础,而实施“名刊工程”、建设“国际知名”社科学术期刊、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和数字化发展”,更是教育部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科期刊变革与转型探索

1.从名牌期刊到名刊名栏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建设

为了优化结构和整体提高期刊质量,2001年,中办、国办联合下发17号文件,要求新闻出版广电部门深化期刊改革,新闻出版署旋即制定并实施了建设“中国期刊方阵”、创建有世界影响的名牌期刊战略,评选出了由1518种期刊构成的“中国期刊方阵”,其中47种高校社科学报入选,《北京大学学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文史哲》等入选“双高”“双奖”“双百”等名牌期刊。为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按教育部第三次高校社科学报研讨会提出的建立高校学报评估评优激励机制的意见,除了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在教育部社科司指导下进行了四次评优活动,并评选出“社科名刊”“社科精品期刊”“社科特色期刊”外,2003、2004年,教育部正式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名栏工程,计划在五年时间内滚动推出20家左右的“高校社科学报”类名刊和30个左右“高校学报品牌栏目”,逐步改变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提升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特色化建设水平,这被朱剑称为“是一项带有战略意义的重整高校学术期刊的系统工程”。2003、2006、2011年三次评选出“名刊”31种,2004、2011、2016年三次评选出“名栏”65个(其中有首批名栏8家后升格为教育部名刊,实存名栏57个)。总体来看,尽管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名刊工程成效显著,名刊学报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明显提升,但是由于各刊在刊物性质、学报体制、数字化传播和社会评价等方面尚未有突破性进展,高校社科学报专业化的目标没有实现,其联合编辑出版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也进展艰难,几乎所有的高校社科学报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学报特色建设和质量提高上;而名栏学报尽管在特色栏目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也提高了名栏学报的质量和影响力,同时在促进高校社科学报向特色化、专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名栏学报仍面临着优质稿源缺乏、办刊经费不足、服务社会功能发挥不充分等困境,在短期内难以形成足够的集聚效应和生长力。概括起来说,“名刊工程”与“名栏建设”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引领示范作用,但由于体制机制的局限,仍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高校学报“全、散、小、弱”的状况,实现“专、特、大、强”的目标。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又推出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两批共计200家,年资助经费40万元,多家高校社科学报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解决了受资助刊的办刊经费问题,提高了其学术影响力和社会知名度,调动了其积极性和创新性,取得了显著的推动效果,受资助刊的办刊水平得以提升,制度安排更趋完善。与“名刊”工程相比,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资助的规模和力度、持续的时间和产生的影响都更大。此外,这一时期,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百强社科期刊”以及北大版“全国中文优秀期刊”、中国社科院版“中国人文社科优秀期刊”、南大版“中文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人大复印报刊中心的“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等对综合性社科期刊或高校社科学报的评价,突出了专业化、专题化和特色化发展的变革要求,对高校社科学报的发展影响甚大。

2.“转企改制”探索改革开放头

20年,恢复和新创学报大多是非法人编辑部,规模小、管理松散。进入21世纪以后,按照中央关于文化出版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布置,学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改革思路转变与实践转型。大多数学报开始改变封闭办刊模式,在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也为高校之外的研究者提供服务,学报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明显增多,名刊间还成立联合编辑部、出版若干种专业学报。尽管2007年《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高校学报和学术期刊的体制类别为事业体制,并要求学校对其给予必要的扶持与补贴、规范与保障,但是到2009年以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则作出了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在201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的意见》以及2012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明确规划出高校学报改革的路线图,即“对于高等学校主管主办的学报编辑部,并入本校新闻出版传媒企业;对于本校没有新闻出版传媒企业但具备建立期刊出版企业条件的学报编辑部,可转为期刊出版企业;不具备上述两项条件的,并入其他新闻出版传媒企业或专业性期刊出版传媒集团公司”,2013年新闻出版总署蒋建国《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更是把“转企改制与推动报刊资源整合、报刊结构调整、治散治滥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报刊准入和退出机制”作为“继续稳步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的根本路径。高校学报编辑部“转企改制”引起学报界的强烈反应和抵制。大多数学报人认为,由“事业”转为“企业”,简单地改变期刊人的身份,不可能解决期刊管理体制造成的问题。所谓的编辑部体制改革,对学术期刊而言,实质上是对学术事业公益基础的摧毁;对于高校社科学报而言,则意味着以弘扬学术精神、培育学术人才为己任的公益学术时代的结束。转制后的高校学报将不得不克服发行量小、读者面窄等先天不足,需要通过多种合法手段谋求生存和发展。“转企改制”的结果是高校学术科研与原有成果发表平台的分离,高校学报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高校科研功能削弱,最终导致我国学术研究体制的紊乱。“转企改制”探索发现,“转企”决不是通向高校社科学报改革目标的唯一合理路径。自《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迄今未取得实质进展,近来因技术进步而逐渐为高校学报编辑出版的“双分开”运营模式改革所替代,从而完成学报编辑出版工作的转型升级并走出体制藩篱。

3.数字化转型与媒体融合探索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学术期刊走向数字化是一种必然趋势。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的《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加快推动传统出版单位数字化转型”的改革转型目标。我国高校社科学报在数字化转型与媒体融合方面进行了多样化探索和创新。第一,纸质期刊内容的数字化。将现有纸质期刊内容加工制作成数字期刊,这是传统期刊内容制作数字化最简单有效的一步。目前,大多数高校社科学报正在进行或者已经完成了已有资源内容的数字化过程。在高校社科学报数字化过程的初期阶段,由于操作简单、成效显著,已有资源内容的数字化探索得到的认可度很高。实质上,高校社科学报的数字化包括内容编辑和传播过程的数字化,最终实现对用户的在线服务。高校社科学报出版流程、出版载体、管理方式等方面没有根本性改变,仅仅是对纸质期刊内容的“复制”,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数字化”。第二,与期刊数据库合作模式。高校社科学报加入大型期刊数据库,由期刊数据库运营商统一制作、社科学报的数字化期刊成果,并提供阅览、下载等服务。这种合作模式技术门槛低,简单易行,是目前高校社科学报数字化传播的主要方式。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基本上都加入了国内大型数据库。以中国知网为例,中国知网收录各类高校社科学报1122家,约占高校社科学报总数(约1400余种)的80%。高校社科学报与期刊数据库合作,一方面,扩大了高校社科学报的传播范围,推动了高校社科学报的数字化进程;但另一方面,加入大型数据库后,高校社科学报丧失数字出版和传播的主动权,学术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和传播逐渐被期刊数据库运营商垄断,高校社科学报的办刊宗旨、栏目特色、编排风格等不复存在,高校社科学报自身的影响力变小。第三,媒体化建设和数字化平台构建。高校社科学报的媒体化是指高校社科学报充分利用移动网络、微信、微博、APP、电子邮件或即时通信软件等工具,构建网站宣传平台,有针对性地推送数字阅读内容,实现数字化传播。目前大部分高校社科学报都建有自己的网页,通过网页信息、上传过刊,但由于更新不及时、缺乏在线互动,网页的传播和宣传效果有限。2005年开始,各高校社科学报尝试开发或引进采编系统,实现编辑制作过程的数字化,少数社科学报实现了优先数字出版,但采编系统的使用还需要普及推广,探索并完善相应的功能系统。微博与微信体现了自媒体传播信息即时沟通的特点,是学术期刊数字化建设的重点。部分高校社科学报已经开始尝试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工具进行宣传,但因信息单一、内容杂乱、缺乏互动性和吸引力以及专业人员缺乏等原因,目前高校社科学报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使用效率不高,仅有5.26%的高校学报开通了微信、微博或BBS论坛等进行信息推送及信息互动,通过差异化来更好地服务目标用户群才是未来发展的优秀方向。有学者研究发现,高校学报在手机智能终端的使用上占有一定的优势,应在内容选取、推送等多环节适应受众的需求,发展本刊的特色。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平台在信息传播和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提高出版的时效性和影响力,增强个性化服务。北京联合大学学报提出了包含编辑出版业务管理、网站、信息服务、内部管理四大模块的特色化高校学报数字化平台建设思路;朱剑基于高校专业网刊实践,提出了“超云”专域学术在线出版平台的构想;孙中悦等基于面向服务思想,提出了一个高校学报的期刊数字化架构方法,并对基础平台的结构以及关键技术进行了描述;谢鸣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出了以“互联网+高校学报大数据”的创新模式,以省域为单位建立学报数据共享管理平台。目前我国高校社科学报的数字化平台还在探索与构建之中,但数字化平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已经十分清晰。第四,媒体融合创新。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形势下媒体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提出“大力推进校报校刊数字化建设”;2月,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加快高校出版融合发展步伐的转型发展思路以及高校学术期刊媒体融合、高校学术期刊的特色发展与集约化、专业化转型等改革创新理念。2017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财政部印发《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明确了推进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工作安排。“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呈现技术化、集约化、服务化的特点,是传统媒体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高校社科学报还处于媒体融合的初始阶段。高校社科学报如何能够真正有效地实现媒体融合,还处于探索之中。有学者认为,高校社科学报与媒体融合进程缓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学术传播领域中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新媒体还不存在,因此目前紧要的是主动开发学术新媒体,让媒体融合与新媒体成长同步进行;有学者提出,高校学报媒体融合的当务之急是解决高校社科学报媒体机构的融合问题,建议构建一个大型的高校科技期刊传媒平台和以学校或行业为基础成立多个期刊分中心,以提高高校社科学报的媒体融合度。部分有影响力的高校学报成立了期刊社,以学校为单位尝试进行多种期刊的融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促进了高校社科学报的改革和发展。高校社科学报纸质期刊内容的数字化、与期刊数据库合作、媒体化建设和数字化平台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为高校社科学报进行更深层次上的媒体融合提供了可能和基础。高校社科学报应重视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树立融合意识,以互联网思维积极转变办刊思路,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加快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