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2-19 02:36:18
1精与进:编辑力量的嬗变可能
众媒,顾名思义,由大众一齐参与、多元媒体并存共生的媒体生态圈,在这个圈子里,媒介主导者不再是指定的人群,只要有意向、有动机,每个人都是大众舆论的传播者。基于这样一种传媒环境和背景铺垫,过去以向特定受众输送、传播科普理念和科学知识,作为内容输出主力军的传统科普期刊编辑,要在这样一种资源同食、信息共享的体制中守住饭碗,在传递文字人群激增的媒介环境里脱颖而出,势必要具备跟得上科普期刊在众媒时代走向趋势的思想和实力,通过精品理念塑造“科普编辑人”品牌特色,依托进取意识树立“知识经纪人”编辑意识。
1.1唯精——塑造“科普编辑人”品牌特色
众媒时代,知识分门别类,呈爆炸式膨胀满溢,信息汇通八方、泛滥交融,作为科普知识的有效传递者和科学理念的直接传播人,科普期刊编辑所担负的责任重大,如何提升个人对真伪科普知识的辨识度,对优质内容的结构化安排和趣味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风格和有效引导力,是塑造期刊“科普编辑人”品牌特色的关键,也是提升科普期刊在众媒时代影响力的理性选择。
1.1.1提升内容精准度和规范性
科普期刊不同于简单意义上的大众百科,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网络媒介极速化的更新换代,其所面向受众群体对刊物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且差异化越发明显,加之科普刊物本身的科学导向效能,若想在几近严苛的内容需求环境下,妥善维护好现有的读者群,并尽可能借助权威内容资源“多吸粉、吸铁粉”,提升编辑的内容把控力,严抓内容和版面规范性是当务之急,也是基础途径。应时代需求,科普内容的涉猎面在变宽变广,但“内容为王”的编辑原则应始终保持、遵守如初。科普期刊编辑首先应是一个称职的“伯乐”,能在堆砌成叠、繁冗琐碎的文稿资源中去假求真、慧眼识珠,将最为精准的科普大餐,以最规范和得体的形式输送投放给有需求、有求知意向的读者群体。
1.1.2体现文字故事性和趣味性
科普贵在普及,常被誉为“用文学包装起来的科学”。向公众传递普及科学知识是科普期刊编辑的基本要务,如何顺利完成任务,实现科普知识的有效传播,自然成了编辑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前沿专家和领域精英撰写的科学文稿,编辑有义务凭借自己专业的加工手段和策划能力,将精深晦涩的科学知识化繁为简、深入浅出,以生动趣味的表述形式和故事化的手法,以及精美的版面呈现手段,抓住读者眼球,使其易于理解并有兴趣耐心研读刊物内容。如若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规范文体、纠错改错,编辑岂不成了专职校对,受众的阅读体验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大打折扣,非但没有实现符合期刊定位初衷的科学普及效果,反倒会因缺乏吸引力和编辑特色的期刊风貌与文稿内容,使刊物消费和后续阅读成了“一锤子买卖”,直接断送了读者后续跟进或是潜在消费的可能。从期刊经济效益层面来讲,这无疑是一种因未能把握好机会成本而造成的价值缺失。
1.1.3突出编辑引导力和主体性
科普期刊普遍面临“原创科普作品缺乏、编辑方式的偏差、民众的功利性阅读取向、发行渠道单一和政策支持不到位”的问题,笔者认为,编辑主体意识匮乏当是主要原因之一。愈是发展瓶颈期,期刊编辑愈当怀有主人翁意识,以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行文风格和编辑魄力,形成一定的编辑个人魅力,从打响个人品牌做起,靠努力对个体负责,用实力为期刊代言。在纸媒客观走势无法精准把控的大环境下,凭借自觉意识和主导理念引领刊物发展的内容阵地。
1.2求进——树立“知识经纪人”编辑意识
社会经济在计划中走向市场,传统纸媒在前进中偶遇众媒,膨胀勃发的资源市场冲击下,包括科普期刊在内的传统书报刊门类散、乱、弱的问题被暴露得一览无余,急进的众媒市场催生了更为复杂的纸媒局势,就科普期刊而言,因信息技术的植入和助力,办刊主体多元化、功能定位多样化成了现今期刊发展的显著特征,科普期刊编辑必须在助推的攻势和向前的走势中顺利实现角色过渡和转换,从“术业专攻”走向“一专多能”,从专职文字工匠转而成了众媒时代科普期刊的“知识经纪人”,有越磨越精的文字驾驭功底和信息统筹技能、常做常新的创新服务意识以及不断学习并紧跟时代步伐的进取心理。
1.2.1及时跟进信息统筹力
传统纸媒时代,科普期刊编辑只需在自己所辖的一亩三分地上深耕细作,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就是其出产优质内容的制胜法宝,众媒并举的今天,决定科普编辑本领强弱、水平高低的优秀标的是对信息资源的统筹调配能力,其是否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最为有效的信息资源是其一,是否能对遴选的资源进行专业全面的加工是其二,是否能在二次处理后遵照编辑规范实现有效利用、达成宣传普及目的是其三。通过敏锐的编辑视野和嗅觉、精深的文字驾驭功底,精准把控、及时跟进编辑的信息统筹力,于科普期刊编辑而言,是向“知识经纪人”升级转型的开局之路。
1.2.2不断滋养创新生命力
如果说信息资源是众媒时代期刊编辑阵地上播洒的种子,能让刊物内容长久保鲜的创新生命力便是科普编辑孕育每一粒种子的沃土,需要编辑个体在每一次科普编辑工作实践中去有意识地培养,进而在累积的编辑阅历中得以持续滋养。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创办人之一舒斯特在《给有志于编辑工作者的一封信》中说“不要盲从时尚和流行,千万不要只想模仿畅销书,而出一本和它差不多的书,你应该创造趋势而不是盲从趋势。”图书如是,期刊也不例外,不竭的创新生命力首先应当从自觉履行的行为意识和编辑实践中培养和延续。
1.2.3时刻抓紧学习执行力
社会前进的步伐太快,以致节奏稍慢些便会踏错城市生活的节拍,科普期刊在众媒时代的信息技术手段多元,内容呈现形式多样,包括受众群体构成也更趋复杂,使得期刊编辑不得不从干好本职工作中基础职业操守和固态思维框架中跳离出来,站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编辑工作,学习先进的采编设备操作技能,增进与科学领域专家的沟通,拓宽编辑的专业知识面,强化与读者群体的有效互动,了解探知受众的阅读体悟和心理需求,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去有意识地丰富编辑个体的知识储备,如此,在成就好文章、打造明星刊物的工作积累中才能拥有成竹在胸的勇气和风度,距离向“知识经纪人”角色的顺利过渡也将更进一步。
2恒与衡:编辑工作的坚守之道
科普期刊顺应信息时展规律不断演绎推进、变化向前的同时,整个刊物的持续有效运作,编辑人员的整体精神风貌和职业素养还需保持在一个相对守恒、持续稳定的状态。除此之外,平衡好期刊单位与编辑个人间的发展冲突与层级矛盾也是当下应对互联网革命和众媒形势挑战不可忽略的要务之一。
2.1守恒——编辑素质与职业素养
“为别人做嫁衣裳”是纸媒编辑工作的本质所在,用专业的手段、一流的服务水准、始终不懈怠的编辑热情和职业素养,为文字做媒,让好的作品借助新旧媒介的融合之势广为流传,为读者用户奉上更有价值和诚意的阅读体验和内容盛宴。
2.1.1维系职业热情以增素质
兴趣催生热情,热情滋养生命。每一个文字编辑,选择进入这一行业的初衷,大多是因为兴趣,因为兴趣而促使其每天面对大量的文稿材料而始终保有鲜活的职业热情,乐此不疲。而众媒时代为受众群体所提供的良好阅读体验和所造成的视觉冲击,很大程度上削减了传统科普期刊的读者占额。基于此,科普期刊编辑的从业热情势必会有所减弱,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职业倦怠。笔者认为,基于期刊长远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考虑,编辑能做到且应首先维系的即是在工作领域的职业热情,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激情不断适应新的媒介形式和能力挑战,以不变应万变,在新的情势下有效增强个人职业素质。
2.1.2谨遵职业伦理以提素养
编辑作为信息资源的输送者、文字稿件的把关人,传递给读者群体的内容,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是否有益身心,能否对投稿作者做到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只对工作不夹带个人情绪和私利考量,全然取决于期刊编辑的职业伦理和个人素养。复旦大学新闻系李良荣教授认为,网络时代,一个合格的新闻人应该关注五大新视角,即“比信息更重要的是信息的解读,比事实更重要的事实的真相,比专业技术更重要的是新闻素养,比新闻传播学更重要的是其他学科的知识,比上述一切更重要的是社会责任。”同理可见,作为传媒领域的一大分支,期刊的长足有序发展离不开编辑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意识。
2.2持衡——编辑与媒介耦合互联
传统科普刊物经营和期刊从业编辑工作是决定科普期刊单位发展态势的两大优秀,彼此独立又互联共生,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耦合效应,却也随着众媒平台的冲击,出现了一定的矛盾冲突,亟需在理性考量的基础之上形成良性的媒介生态闭环,以合理的保障机制、激励培训手段和经费支持形式,使得科普期刊编辑和期刊出版运营平台间实现有益的生态平衡。
2.2.1调和发展滞后与视野膨胀的矛盾
众媒时代,编辑个人的工作视野,随着多元化媒介手段和路径的介入在不断膨胀,对于信息风尚的追捧欲和参与度也在渐序增强,而短时期内,科普期刊单位的发展尚还停留在原初阶段,没有明显的增效和改观,无法匹配和满足编辑人员对新时代背景下期刊工作环境和福利保障的个人期刊,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期刊在转型阶段的平稳过渡,抑制了编辑个人的事业进取心和工作积极性,这就需要相应的科普期刊单位在考核机制、福利补贴等层面提供一定的激励保障,以定社稷、安民心,有效缓解科普期刊编辑在媒介转改期所呈现出的职业焦躁,减少人才流失率。
2.2.2平衡挑战需求与能力局限的冲突
传统科普期刊正处综改转型适应期,经费和人才资源相对欠缺,缺乏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机制等问题可以说是其前进路上的发展软肋,迎接新挑战、适应新形势的当下,对于全能型媒体人才的急需程度可见一斑,大批量吸纳引进技术资源和匹配人才需要庞大的资金注入,对于发展亦步亦趋、收益捉襟见肘的纸媒行业而言,显然无力为之,而现有的科普期刊从业人员无论专业水准和技术能力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这无疑成了期刊发展进程中又一新的冲突。基于此,笔者认为,期刊编辑的依托单位有必要尝试通过科研项目申报、活动经费申请等手段活化期刊运营机制,争取一定政策资金扶持,以加大现有编辑队伍的业务水平培训力度,提升多媒体设备操作技能,对于平衡期刊发展需要与编辑能力局限的冲突自有裨益。
3结论
“知其变,守其恒,为天下式。”作为传统纸媒的构成之一,科普期刊在信息革命浪潮席卷下理应审时度势,顺应期刊业走向做出应有的改变,尤其是期刊编辑,基于工作实情的调整和变革,其角色定位自当在保持良好的编辑人风貌和职业素养的基础之上有所蜕变,不再囿于局促的传统纸媒视野,在文稿加工的工作细碎里偏安一隅,而应依托以往的经验之梯,乘借众媒时代的信息东风,扶摇直上,站在理性的视角,重新审夺众媒加持的科普期刊行业,编辑人极尽可能的嬗变与坚守,以期在过渡转型后的期刊业态中形成良好的生态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