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白骨壤次生木质部生态解剖学研究

作者:辛桂亮 郑俊鸣 叶志勇 张万超 邓传远白骨壤次生木质部土壤理化因子生态解剖

摘要:测量了深圳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8个不同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种群采样点土壤的盐分、pH值和养分。应用生物显微技术和电镜技术观察了白骨壤次生木质部的结构形态,不同样地白骨壤次生木质部均具有:(1)纤维状导管;(2)螺旋雕纹和附物;(3)薄壁细胞含淀粉粒;(4)内含韧皮部。依据结构一功能解剖学的研究结果.这些特化结构均有利于提高白骨壤在“生理干旱”生境下栓塞修复能力,增进水分输导的安全性。对白骨壤次生木质部数量特征和土壤理化因子作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随土壤盐度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大,在遭受“生理干旱”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白骨壤能形成更高的复孔率,相邻两导管接触壁平均厚度增加,这可能是适应异质生境的结果。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办刊宗旨为反映我国植物学研究科技成果,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现已更名为《植物多样性:英文版》。

杂志详情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